送陳侍御道襄巡畿甸及齊魯諸郡
虎節翩翩獬豸冠,前驅負弩渡桑乾。
花飄燕甸春風早,雨過齊州岱色寒。
東海煮鹽紓國計,北庭飛粟募材官。
芝泥玉檢登封地,羨爾雲邊策馬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虎節:古代使者所持的虎形信物,代表權威。
- 獬豸冠:古代法官戴的帽子,象徵公正。
- 前驅:先導,引路的人。
- 負弩:揹着弓箭,表示武裝。
- 桑乾:河流名,即今桑乾河。
- 燕甸:指燕地,即今河北一帶。
- 齊州:古地名,今山東濟南一帶。
- 岱色:泰山的景色。
- 煮鹽:古代製鹽的方法。
- 紓國計:緩解國家的財政困難。
- 北庭:指北方邊疆。
- 飛粟:快速運輸糧食。
- 材官:指有才能的官員。
- 芝泥:古代封緘文書用的封泥,上面印有圖案。
- 玉檢:玉製的書函套,用於封存重要文件。
- 登封:古代帝王封禪的地方。
- 策馬:騎馬。
翻譯
你手持虎節,頭戴獬豸冠,威風凜凜,前有武裝的先導引路,渡過桑乾河。春風早早地吹拂着燕地的花兒,而雨後齊州的泰山則顯得格外寒冷。你巡視東海,監督煮鹽以緩解國家的財政壓力,又在北庭快速運糧,招募有才能的官員。在帝王封禪的聖地,你手持玉檢,羨慕你能騎馬在雲端觀賞這一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陳侍御巡視各地的壯觀場景,通過「虎節」、「獬豸冠」等象徵性物品,展現了其權威與公正。詩中「花飄燕甸春風早,雨過齊州岱色寒」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又暗含了旅途的艱辛與不易。後兩句則讚頌了陳侍御在國家財政和邊疆管理上的貢獻,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官員的風采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