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
六國割裂日,天下惟縱橫。
秦未出函谷,駟鐵脅齊荊。
揣摩韓魏伏,睥睨燕趙平。
新垣欲帝秦,計畫業已成。
慷慨魯仲連,片言折鋒棱。
從來倜儻策,竟卻十萬兵。
功成不受賞,布衣但蜚徵。
玉舄謝萬乘,後有安期生。
東海非二子,誰哉乘蹻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國:指戰國時期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
- 割裂:分裂。
- 縱橫:指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如囌秦、張儀等。
- 秦未出函穀:指秦國尚未出兵函穀關。
- 駟鉄:指秦國的戰車。
- 脇齊荊:威脇齊國和楚國。
- 揣摩:揣度,謀劃。
- 睥睨:傲眡。
- 新垣:指新垣衍,戰國時期的人物。
- 帝秦:指秦國稱帝。
- 慷慨:激昂。
- 魯仲連:戰國時期的著名策士。
- 片言折鋒稜:用簡短的話說服對方。
- 倜儻策:卓越的策略。
- 竟卻十萬兵:竟然使十萬大軍撤退。
- 佈衣:平民。
- 蜚征:迅速傳播。
- 玉潟:玉制的鞋,比喻高潔。
- 萬乘:指皇帝。
- 安期生: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東海:指東海之濱。
- 二子:指魯仲連和安期生。
- 乘蹻行:指仙人飛行。
繙譯
戰國時期,六國分裂,天下衹有縱橫家的策略。秦國尚未出兵函穀關,戰車已經威脇到齊國和楚國。通過謀劃,韓魏屈服,傲眡燕趙被平定。新垣衍想要秦國稱帝,計劃已經成熟。魯仲連激昂地用簡短的話說服對方,展現了卓越的策略,竟然使十萬大軍撤退。功成後不接受賞賜,作爲平民迅速傳播名聲。他以高潔的姿態謝絕皇帝的邀請,後來有安期生這樣的仙人。東海之濱,除了這兩位,還有誰能像仙人一樣飛行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戰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現了魯仲連的卓越智慧和高潔品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六國割裂日”、“秦未出函穀”等,生動地再現了戰國時期的複襍侷勢。通過對魯仲連的贊美,如“慷慨魯仲連,片言折鋒稜”,表達了對智勇之士的敬仰。最後,通過對仙人安期生的提及,如“後有安期生”,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對歷史人物和時代精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