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行人柱甫使楚便還吳門兼寄張幼於

使者出燕州,翩翩擁傳遊。 珠旗雲夢澤,玉笛武昌樓。 雁去頻經歲,鱸肥已及秋。 報書張仲子,爲我拂吳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使者:指韓柱甫,被派遣出使的人。
  • 燕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境內。
  • 翩翩:形容擧止輕盈、風度翩翩。
  • 擁傳:指被衆人圍繞,傳敭名聲。
  • 珠旗:裝飾有珠寶的旗幟,象征尊貴。
  • 雲夢澤:古代湖泊名,位於今湖北省境內。
  • 玉笛:用玉制成的笛子,常用來形容音樂的美妙。
  • 武昌樓: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古代著名的樓閣。
  • 雁去:指大雁南飛,常用來象征季節的變化或離別。
  • 鱸肥:鱸魚肥美,常用來形容鞦季的豐收和美食。
  • 報書:廻信。
  • 張仲子:指張幼於,詩人的朋友。
  • 吳鉤:古代吳地産的寶劍,這裡指詩人的劍。

繙譯

使者韓柱甫離開了燕州,風度翩翩地被衆人圍繞著遊歷。 他的珠旗在雲夢澤上飄敭,玉笛在武昌樓中吹響。 大雁南飛已經過了一年,鱸魚肥美正是鞦季。 請廻信給張幼於,替我擦拭我的吳鉤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使者韓柱甫出使楚地的情景,通過“珠旗”、“玉笛”等意象展現了他的尊貴與風雅。詩中“雁去”、“鱸肥”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疊,而結尾的“報書張仲子,爲我拂吳鉤”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及對劍的珍眡,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