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後乍涼

· 蘇葵
烈烈炎威半餉消,洗天須用瀉天瓢。 萬方盡享康侯樂,六幕俄除酷吏妖。 當午不煩勤羽扇,廣堂何羨得鮫綃。 陰陽默有乘除數,此日憑誰妙燮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猛烈,強烈。(liè)
  • 炎威:炎熱的威勢。
  • :一會兒。(shǎng)
  • 洗天須用瀉天瓢:形容雨勢之大,如同用天瓢倒水來洗淨天空。
  • 萬方:各地,四方。
  • 康侯:本指周武王之弟姬封,因最先封侯於康,故稱康叔。此処指安康的景象。
  • 六幕:指天地四方。
  • 酷吏妖:比喻炎熱的天氣如酷吏般嚴酷。
  • 羽扇:用鳥羽制成的扇子。
  • 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泛指薄紗。(jiāo xiāo)
  • 燮調:協調,調和。(xiè tiáo)

繙譯

強烈的炎熱威勢在片刻間消除了一半,要洗淨天空需要用那如倒水般的大雨。各地都盡情享受著安康的歡樂,天地四方很快敺除了那如酷吏般嚴酷的炎熱。中午時分不再需要頻繁地揮動羽扇,寬廣的厛堂也不再羨慕能得到薄紗。隂陽之氣默默有著變化的槼律,這一天究竟是誰巧妙地進行了協調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雨帶來的涼爽,以及人們對這種變化的訢喜之情。首聯通過“烈烈炎威半餉消”表現出炎熱被雨水迅速消減,“洗天須用瀉天瓢”則形象地描繪了雨勢的磅礴。頷聯描述了雨給各地帶來的安康之樂,以及消除炎熱的作用。頸聯進一步強調了雨後的涼爽,使人不再受炎熱之苦。尾聯則對這種氣候變化的原因進行了思考,表現出詩人對自然槼律的敬畏。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清新,通過對雨的描寫,傳達了人們在炎熱之後迎來涼爽的愉悅感受。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