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蠹(dù)簡:被蟲蛀壞的書,泛指書籍。
- 函丈:原指講學者與聽講者座蓆之間相距一丈。後用以指講學的座蓆。
- 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氏時代的人都恬靜閑適,因此把羲皇作爲無憂無慮的理想時代的象征。
繙譯
終年在衹有幾間屋的地方與書籍爲伴,怎堪在這講學的座蓆上擁聚著諸位賢才。身著衣冠的嵗月裡衹是徒然地遊走,天地間的文章怎敢私自專有。在什麽地方那鎚鍊功傚的奇妙爐火,古今的糟粕卻如波浪般地相傳。人心萬古以來像伏羲氏時代那般簡易,不是楊雄那樣的人怎敢議論玄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學問和人生的一些思考。首聯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環境和麪對衆多賢才的情境。頷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中自身學問追求的反思,認爲不能擅自認爲自己掌握了天地間的文章學問。頸聯則對學問的真正價值和傳承進行了探討,指出存在糟粕相傳的現象。尾聯強調人心應該保持像伏羲氏時代那樣的簡易純粹,同時也暗示了不是真正有學識的人不應隨意探討玄理。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反映了詩人對學問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