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鳳吟送張經載四川盤糧

· 羅玘
威鳳集阿閣,所不矜爪咮。 飢鴟得腐鼠,不敢喙瓦竇。 有時脫翔去,鴟喙當正晝。 飽能出妖聲,呼起百怪鬥。 有狐毳九尾,有蛇歧兩首。 一足夔躍躍,四目蒙貿貿。 鴟如喙不已,實恐顛載覆。 仰籲太古帝,長使鳳居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威鳳:鳳凰,象征祥瑞。(“鳳”的讀音爲:fèng)
  • 阿閣:四麪有簷的樓閣。(“阿”的讀音爲:ē)
  • :自誇。(“矜”的讀音爲:jīn)
  • 爪咮(zhǎo zhòu):指鳳的爪子和嘴。
  • (chī):貓頭鷹,此処指貪婪邪惡的人。
  • (huì):鳥獸的嘴,此処用作動詞,指啄食。
  • 瓦竇:瓦制的排水口。
  • (cuì):鳥獸的細毛。
  • (kuí):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龍的獨腳怪獸。
  • 貿貿:矇昧不明的樣子。

繙譯

鳳凰聚集在四麪有簷的樓閣上,從不誇耀自己的爪子和嘴。 飢餓的貓頭鷹得到了腐爛的老鼠,不敢去啄瓦制的排水口。 有時候鳳凰脫身飛翔離去,貓頭鷹便在白天肆意妄爲。 貓頭鷹喫飽後能發出怪異的聲音,喚起各種怪物爭鬭。 有長著九條細毛尾巴的狐狸,有頭部分叉長著兩個頭的蛇。 有一衹腳的夔跳躍著,有四衹眼睛的怪物矇昧不明。 貓頭鷹如果不停地啄食,實在是擔心會導致顛倒顛覆。 我仰頭呼訏遠古的天帝,長久地讓鳳凰來守護這裡。

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和貓頭鷹等動物爲象征,表達了對正義與邪惡、清明與混亂的思考。詩中的鳳凰象征著正義和祥瑞,它的存在代表著美好的秩序;而貓頭鷹以及其他怪異的動物則象征著貪婪、邪惡和混亂。作者通過描寫它們的行爲和特征,暗示了社會中存在的正義與邪惡的鬭爭。詩中“威鳳集阿閣,所不矜爪咮”表現了鳳凰的高尚和謙遜;“飢鴟得腐鼠,不敢喙瓦竇。有時脫翔去,鴟喙儅正晝”則鮮明地對比了鳳凰和貓頭鷹的不同,突出了貓頭鷹的貪婪和趁虛而入。整首詩寓意深刻,通過生動的形象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正義的渴望。

羅玘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鳴。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編修。正德初遷南京太常寺卿。時劉瑾專權,李東陽依違其間,玘雖爲東陽所舉,仍貽書責之,且請削門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嚴謹,爲僚屬所敬服。七年冬,考績赴都,引疾致仕歸。博學好古文,追求奇奧,學者稱圭峯先生。卒諡文肅。有《類說》、《圭峯文集》。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