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單車:古代的兵車,此處指一輛車,形容出行簡單。
- 颭(zhǎn):風吹顫動。
- 黎庶:百姓。
- 黃巾: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因頭裹黃巾而得名,此處借指叛亂者。
- 縻(mí):束縛,牽制。
- 好爵:高官厚祿。
- 周班:周的官吏等級制度,這裏指按照傳統的官職等級安排。
- 鄭鑄刑書:春秋時期鄭國子產把刑法條文鑄在鼎上公佈,遭到一些貴族的反對。此處借指不被認可的法規。
翻譯
對於離別之事,我這個老人加倍地傷神,鄭重地珍惜您(戈侍郎)獨自乘車趕赴朝廷召喚的身影。 高興地看到朝廷軍隊飄揚着紅色的旗幟,使得百姓避免遭遇像黃巾軍那樣的叛亂。 重視按照傳統的官職等級來授予高官厚祿,卻厭棄像鄭國鑄刑書那樣不被認可的新法規。 在東海之濱有幾個鄰國相毗鄰,他們依然會迎接您,嘲笑您的清貧。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戈侍郎赴召的複雜情感。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傷以及對戈侍郎的珍重之情。頷聯通過「喜見王師颭赤幟,免逢黎庶逐黃巾」,表達了對朝廷軍隊的期望和對百姓安寧的渴望。頸聯「重縻好爵周班舊,卻厭刑書鄭鑄新」,則體現了對傳統官職等級制度的重視和對一些新法規的不滿。尾聯「瀛海東邊幾鄰並,依然相迓笑公貧」,描繪了戈侍郎赴任之地的情況,以及對他清廉的一種暗示。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戈侍郎的祝福,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實和詩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