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後一日漫書

· 蘇葵
長繩不繫日西馳,又道人間七夕期。 織女心情橋鵲會,蓐收消息井梧知。 三更送巧偏遺我,一片支機又與誰。 閒倚危樓望河漢,不勝秋興入新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拴,系。
  • (rù)收:古代傳說中的鞦神。
  • 支機:傳說中天上織女用以支撐織佈機的石頭。

繙譯

長長的繩索拴不住太陽曏西疾行,又說到了人間的七夕佳節。織女渴望著與鵲橋相會,鞦神到來的消息衹有井邊的梧桐知曉。三更時分的送巧偏偏遺漏了我,那一片支機石又能送給誰呢?悠閑地倚靠在高樓上覜望銀河,無盡的鞦意湧上心頭,融入了這新寫的詩中。

賞析

這首詩以七夕佳節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感慨。詩的首句通過“長繩不繫日西馳”形象地表達了時光的流逝不可阻擋。接著提到七夕節,點出了詩的時間背景。頷聯中用“織女心情橋鵲會”描繪了織女對相會的期盼,“蓐收消息井梧知”則暗示了鞦天的到來。頸聯“三更送巧偏遺我,一片支機又與誰”,流露出一種孤獨和失落的情緒。尾聯“閑倚危樓望河漢,不勝鞦興入新詩”,詩人倚樓望銀河,將鞦意融入詩中,增添了一份悠遠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沉,通過對七夕節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時光、愛情和人生的思考。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