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劍閣
註釋
- 邐迤(lǐ yǐ):形容山脈曲折連綿的樣子。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高大雄偉。
- 鍔(è):刀劍的刃。
- 棱棱:形容物體棱角分明的樣子。
- 爐冶:原指熔爐和冶煉金屬,這裏指大自然的造化力量。
- 斂兵:收兵。
- 倒持:指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譏:指責備,非難。
- 巀嵲(jié niè):形容山勢高峻。
- 嶔巖(qīn yán):形容山勢險峻。
- 山魈(shān xiāo):傳說中山裏的獨腳鬼怪。
- 股慄:大腿發抖,形容極度害怕。
- 王虺(huǐ):指大蛇。
翻譯
劍閣啊,真是雄偉啊!山根盤繞,山勢曲折連綿又高大雄偉。堅固如鐵的城池和山間小路綿延數百里,中間有一條道路像門一樣敞開着。 山峯險峻陡峭,真像劍一樣,劍刃鋒芒閃爍着光芒。這是天地間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世上的龍泉寶劍又有何值得羨慕的呢。 過去想要斬下曹操的首級,司馬將軍卻收兵退走了。怎奈後主劉禪昏庸,把大權交給別人,致使劍藏其鋒,劍閣也守不住了。 如今已是天下統一的時候,關門不用關閉,人們行走也不會受到指責。每天從早到晚人來人往,只看見蒼崖翠壁相互輝映。 我來的時候正趕上天氣晴朗,倚靠在關門處觀望地形。潼關雖說號稱天下險要,但未必能比這座關最爲險要。 這座關確實險峻,真讓人畏懼,山勢高峻,道路如帶一般狹窄。星辰彷彿可以摘取,山崖溝壑幽深,山魈害怕得大腿發抖,猿猴也嚇得流淚。 山君和大蛇,時常肆意地吞噬行人。哎,行路的人啊,爲什麼要冒險前來呢? 行人到這裏來是爲了什麼呢?甘心爲了名利而忘卻奔波的辛苦。從古至今的英雄現在在哪裏呢?只留下這高大巍峨的山色。 您沒看見鍾士秀,也沒看見郭崇韜,他們入關時氣勢猛烈,揮動着旗幟。 可是功名還未成就,身軀卻已破碎,又怎能知道萬事都如秋毫般細微呢。我放聲高歌,歌聲迴盪。 歌聲激昂,卻沒有人欣賞。憤怒起來想要帶着力士用錘子砸,把這山路砸得像手掌一樣平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劍閣的雄偉險峻以及歷史的滄桑變遷,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詩的開頭通過對劍閣地勢的描寫,展現了其雄偉壯觀的景象,「根盤邐迤而崔嵬」「峯巒峭利真如劍」等語句生動地表現了劍閣的險峻。接着,詩人回顧了歷史上與劍閣相關的事件,如司馬將軍斂兵、後主誤國等,增添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
「如今四海一家時」之後,描述了現在劍閣的和平景象,但依然強調了其地勢的險要。隨後,詩人對行人冒險前來的行爲表示疑惑,進而思考英雄的命運和人生的意義,「英雄自古今誰在,空餘山色高嵯峨」表達了對英雄已逝、世事無常的感慨。
最後,詩人以一種豪放的姿態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和不滿,想要砸平這險峻的山路,反映了他對艱難險阻的一種抗爭精神。整首詩氣勢磅礴,意境雄渾,語言生動,既有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又有對歷史和人生的沉思,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