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
- 諸(zhū)子:各位讀書人或學子。
- 亭亭:高聳的樣子。
- 帝城:京城。
- 金鳳闕(què):宮闕名,這裏代指京城的宮殿。
- 春氣:春天的氣息。
- 三晉:戰國時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這裏指山西一帶。
- 黃雲:黃色的雲,這裏比喻沙塵。
- 九邊:明朝弘治年間,爲防禦韃靼、瓦剌族的侵擾,在北方邊境一帶設置的九個邊防重鎮,後泛指邊境。
翻譯
在新年正月初七這一天,我和諸位學子一同登上觀星臺遠望。觀星臺高聳,彷彿快要接近天際。京城中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春天的氣息中,碧綠的山巒間煙霧繚繞。廣袤的曠野連接着山西一帶,黃色的沙塵從邊境瀰漫而來。我的心懷無法得到消解,內心只有悽慘悲涼之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人日這一天與諸子登觀星臺所見之景,以及由此引發的內心感受。詩的首聯通過「新歲」「登臨」「亭亭欲近天」等詞語,營造出一種高遠、開闊的意境,同時也點明瞭時間和地點。頷聯寫京城的宮殿和春天山間的煙霧,展現出京城的雄偉和春天的氣息。頸聯則將視野拓展到曠野和邊境,「連三晉」「出九邊」表現出地域的廣闊和邊地的景象。尾聯「客心消未得,懷抱只悽然」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淒涼。整首詩情景交融,以景襯情,通過對景色的描繪,烘托出詩人憂傷的心境。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
釋今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浣溪沙 · 人日過靈泉寺次韻少壯 》 —— [ 宋 ] 李壁
- 《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 —— [ 宋 ] 范成大
- 《 人日督府參軍盧周王三子見過 》 —— [ 明 ] 黎民表
- 《 奉和人日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制 》 —— [ 唐 ] 韋元旦
- 《 人日栩樓宴集分韻得啓字 》 —— [ 清 ] 鄭孝胥
- 《 十二時人日對雪,悼七弟子襄 》 —— [ 清 ] 沈岸登
- 《 梁園阻雪劉計部客舍見招並呈陸大理二首 》 —— [ 明 ] 許邦才
- 《 人日和陳天遊韻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