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祠下眺望作

· 蘇祐
泉源冰竇入春分,鳥語花香遲客聞。 戍鼓寒沉龍塞月,夕烽晴照雪山雲。 年來近野多戎壘,時過回陽幾雁羣。 險絕頗憐今昔地,莫教空說李將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冰竇(dòu):冰窟。
  • 戍鼓:邊防駐軍的鼓聲。
  • 龍塞:即龍城。泛指邊遠地區。
  • 夕烽:傍晚報警的烽火。
  • 回陽:農曆十月的別稱。

翻譯

泉水從冰窟中流出,已到了春分時節,鳥語花香,只是旅客很晚才聽聞。 邊防駐軍的鼓聲在寒冷中低沉,龍塞的上空掛着冷月,傍晚的烽火映照着晴天下雪山的雲彩。 近年來靠近郊野的地方有很多軍事堡壘,時間已過十月,有幾羣大雁飛過。 這險要之地讓人憐愛今昔的情景,不要只是空談李將軍(李牧)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景色和氛圍,以及作者對當前局勢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泉源、春分、鳥語花香,展現出一幅寧靜而美好的自然景象,但「遲客聞」又透露出一絲孤獨和寂寞。接下來的兩句「戍鼓寒沉龍塞月,夕烽晴照雪山雲」,則描繪了邊疆的軍事緊張氣氛,戍鼓、寒月、夕烽、雪山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蒼涼、悲壯的氛圍。「年來近野多戎壘,時過回陽幾雁羣」,表達了對邊疆戰事頻繁的憂慮,以及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一句「險絕頗憐今昔地,莫教空說李將軍」,則是作者對當下局勢的思考,希望不要只是空談像李牧那樣的名將,而應該切實採取行動來保衛邊疆。整首詩意境雄渾,將自然景色與邊疆的緊張局勢相結合,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情感。

蘇祐

明山東濮州人,字允吉,一字舜澤,號谷原。嘉靖五年進士。知吳縣,改束鹿,皆有惠政。以廣東道御史按宣、大,授計平大同亂軍。遷兵部侍郎兼都御史,總督宣、大軍務,守邊有功。進兵部尚書,坐事削籍歸,旋復職,致仕卒。喜爲詩,文詞駢麗,詩格粗豪奔放。有《逌旃瑣語》、《谷原文草》、《谷原集》。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