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瀼(ráng)西:在今四川奉節瀼水西岸。杜甫曾在此居住。
- 郢(yǐng)中唱:宋玉《對楚王問》中記載,有人在郢都唱歌,開始唱《下里》《巴人》,都城裏跟着唱的有幾千人;後來唱《陽阿》《薤露》,跟着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時,跟着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後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這裏用「郢中唱」指高雅的詩文。
翻譯
在山閣中回憶春天的來臨,小洲上的花朵適宜在傍晚觀賞。 不能與您一同在瀼西遊覽,白白地懷有創作高雅詩文的情懷。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酬寄給朝望太守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山閣春景以及對未能共同出遊瀼西的遺憾,表達了詩人的某種情感。首句「山閣憶春臨」,點明瞭地點和回憶的主題,給人一種悠遠的意境。「渚花宜晚望」則描繪了小洲上的花朵在傍晚時分的美麗景象,增添了詩的美感。後兩句表達了不能與友人一同出遊的遺憾以及內心對高雅文學創作的追求。整首詩簡潔明快,意境清新,透露出詩人的細膩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嚴嵩的其他作品
- 《 再至都下子容侍讀兄敘舊見貽用韻和酬 》 —— [ 明 ] 嚴嵩
- 《 題胡使君可泉 》 —— [ 明 ] 嚴嵩
- 《 將至徐州風阻野泊聞陳水部拿舟來會作此寄之 》 —— [ 明 ] 嚴嵩
- 《 送何司空 》 —— [ 明 ] 嚴嵩
- 《 恭和聖制初閱純德山喜而自得 》 —— [ 明 ] 嚴嵩
- 《 紀賜十二絕賜銀牌子刻平安二字 》 —— [ 明 ] 嚴嵩
- 《 院堂之集予以病不赴次韻答諸公 》 —— [ 明 ] 嚴嵩
- 《 夜行吳江 》 —— [ 明 ] 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