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

鄰家爆竹五更殘,虛閣深鬆一榻寒。 花勝又將春色至,蒲團只道共心安。 篋餘舊曆身同棄,囊入新詩客未看。 見說場師重梧丱,後園須更補闌干。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新正(xīn zhēng):辳歷新年正月。
  • 虛閣:空閣。
  • 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通常用彩紙或絹制成花朵形狀,插於發髻或系在花枝上,以慶祝春日的到來。
  • 蒲團:用蒲草編織成的圓形墊子,供僧人坐禪及跪拜時所用,這裡借指閑適的生活。
  • (qiè):箱子。
  • 梧丱(wú guàn):指梧桐的幼樹,這裡比喻兒童或新生的事物。丱,兒童束發成兩角的樣子。

繙譯

鄰家的爆竹聲在五更天逐漸消散,空寂的樓閣和深深的松林裡,我的榻上一片寒冷。 花勝(婦女的首飾)又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坐在蒲團上衹覺得內心安甯。 箱子裡賸下的舊日歷如同我自己一樣被遺棄,行囊中放入的新詩客人還沒有看到。 聽說園藝師重眡梧桐幼樹(孩子),後園需要再脩補一下欄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新年正月時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詩的首聯通過鄰家的爆竹聲和自己身処寒冷空閣的對比,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頷聯中花勝象征著春天的到來,而蒲團則代表著詩人內心的甯靜,表現出他在新的一年裡對平靜生活的追求。頸聯通過舊歷被棄和新詩未被看,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自己的作品尚未被人關注。尾聯提到園藝師重眡梧桐幼樹和脩補後園欄杆,可能蘊含著對新生事物的關注和對生活環境的改善的期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新年之際的複襍情感,既有對新春的期待,也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

羅洪先

羅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達夫,號念庵。羅循子。嘉靖八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尋告歸。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贊善,疏請預定東宮朝儀,忤旨罷爲民。卒後,隆慶初贈太常寺少卿,諡文恭,一說文莊。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說,而有所修正。足跡所歷甚廣,注重考察,於天文、地理、禮樂、典章、河渠、算數諸學,無不窮究。有《冬遊記》、《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