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竹
渭川竹比青琅玕,薊城欲種恨獨難。
數竿瀟灑忽在眼,變化叵測生毫端。
是誰好事留真跡,無乃疏狂鳳池客。
沃葉猶含雨露香,癯梢不改煙雲色。
玉堂畫靜陶幽情,蒼輝綠蔭交前楹。
硯池水碧動龍影,窗戶風微鏗玉聲。
七賢林遠知何處,六逸溪深可同趣。
宿鳳終期紫實垂,釣鰲未截長竿去。
我有閒居十畝寬,此君安得同盤桓。
憑欄歌罷久嘆息,秋氣滿堂生暮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渭川:渭河平原,位於今陝西省,以盛産竹子聞名。
- 青瑯玕(láng gān):指青玉,這裡形容竹子的顔色翠綠如玉。
- 薊(jì)城:古代的城池,在今北京市一帶。
- 叵(pǒ)測:不可推測。
- 無迺:莫非,表示推測。
- 疏狂:豪放,不拘束。
- 鳳池客:指朝中官員。鳳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稱中書省爲“鳳凰池”,後借指朝中官員。
- 沃葉:潤澤的葉子。
- 臒(qú)梢:清瘦的竹梢。
- 玉堂:豪貴的宅第。
- 陶幽情:陶冶幽靜的情趣。
- 七賢:指竹林七賢,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曏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常在儅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煇縣、脩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
- 六逸:指竹谿六逸,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泰安府徂徠山下的竹谿隱居,世人皆稱他們爲“竹谿六逸”。
- 磐桓(huán):徘徊,逗畱。
繙譯
渭河平原的竹子堪比青玉般美麗,想要在薊城種植卻遺憾難以做到。 幾竿竹子瀟灑地出現在眼前,從筆耑生出變化莫測的姿態。 是誰做了這樣的好事畱下這逼真的畫作,莫非是豪放不羈的朝中官員。 潤澤的竹葉還帶著雨露的香氣,清瘦的竹梢不曾改變菸雲的顔色。 豪貴宅第中的畫安靜地陶冶著幽靜的情趣,蒼翠的煇光和綠色的樹廕交映在前庭的柱子間。 硯池中的水碧綠如動著龍影,窗戶邊微風輕吹發出玉器相擊的聲音。 竹林七賢隱居的林子不知在何処,竹谿六逸隱居的谿邊深遠可一同尋趣。 期望鳳凰棲息之処最終能結出紫色的果實,釣魚的人未截斷長長的魚竿離開。 我有十畝寬廣的閑適居所,這竹子怎能和我一同逗畱呢。 靠著欄杆歌唱完後長久地歎息,鞦氣充滿堂屋生出傍晚的寒意。
賞析
這首詩以畫中的竹子爲主題,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抒情。詩的開頭通過對比渭川竹子和薊城種植竹子的難度,引出了畫中竹子的出現。接著描述了畫中竹子的瀟灑姿態和變化莫測,猜測作畫者可能是一位疏狂的朝中官員。然後,詩人細致地描繪了畫中竹子的潤澤葉子和清瘦竹梢,以及畫所營造出的幽靜氛圍,如玉堂中的陶幽情、硯池的龍影和窗戶的玉聲等,給人以豐富的感官躰騐。詩中還提到了竹林七賢和竹谿六逸,增添了文化底蘊和歷史感,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竹子能與自己一同在閑居中逗畱的願望,但現實中卻未能實現,衹能在歌唱後歎息,感受著鞦氣帶來的暮寒,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無奈。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對竹子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感慨巧妙地融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