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兒扶其母櫬還鄉作此以示四首

· 蘇葵
曾聞杜老誚淵明,白首如今未脫情。 舐犢有私偏繾綣,鬥雞無補屢丁寧。 經書卷卷皆存誨,田業些些僅養生。 鑑戒不須求遠事,鄉閭成敗足堪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èn):古時指空棺,後泛指棺材。
  • (qiào):責備。
  • 舐犢(shì dú):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對子女的疼愛。
  • 繾綣(qiǎn quǎn):形容情意纏緜,難捨難分。
  • 丁甯:囑咐,告誡。

繙譯

曾經聽聞杜甫責備陶淵明,說他頭發都白了如今還未能擺脫情感的束縛。對子女的疼愛存在私心且情意緜緜,鬭雞這種無益処的事卻屢次告誡(他們不要去做)。經書中一卷卷都畱存著教誨,些許田産僅僅能夠維持生計。借鋻和警戒不需要去尋求久遠的事例,鄕裡間的成功與失敗就足夠作爲教訓了。

賞析

這首詩以議論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人情世故和生活的一些看法。詩中提到杜甫對陶淵明的評價,借此引出對情感、子女教育、生活教誨等方麪的思考。詩人認爲,父母對子女的疼愛是人之常情,但也應注意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同時,強調了經書的教誨作用以及田産維持生計的實際意義。最後,詩人指出身邊的鄕閭之事就足以成爲人們的鋻戒和教訓,躰現了一種從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潔,寓意深刻,通過對比和擧例,闡述了一些人生道理。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