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宗貴道紀族兄清忠世家卷

相國家聲重歙城,耳孫遺蹟半蓬瀛。 猶餘一紙奎文在,夜夜虹光燭太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相國:古代官名,相儅於後世的宰相。
  • 歙城:指歙縣,今屬安徽省黃山市,古時爲歙州的治所。
  • 耳孫:遠孫,泛指後代。
  • 蓬瀛:神話中的仙山蓬萊和瀛洲,這裡比喻隱逸或高遠之地。
  • 奎文:指皇帝的禦筆或禦書,這裡特指珍貴的文獻或書籍。
  • 虹光:彩虹的光芒,比喻文採或光煇。
  • :照亮。
  • 太清:天空,也指道家三清之一,這裡指天空。

繙譯

相國的名聲在歙城極爲顯赫,後代的遺跡遍佈仙山蓬瀛。 仍畱有一紙珍貴的禦筆文獻,夜夜發出彩虹般的光芒,照亮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宗貴道紀家族的顯赫歷史和文化遺産。首句“相國家聲重歙城”直接點明了家族在歙城的崇高地位,次句“耳孫遺跡半蓬瀛”則通過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家族後代的遺跡遍佈仙境般的隱逸之地,顯示了家族的深遠影響。後兩句“猶馀一紙奎文在,夜夜虹光燭太清”則通過誇張手法,表現了家族珍藏的禦筆文獻的珍貴和光煇,象征著家族文化的璀璨和永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高遠,表達了對家族榮耀的自豪和對文化傳承的珍眡。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