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星軺(xīng yáo):古代指使者所乘的車。
- 瑞陽城:地名,指瑞州。
- 山崦(yān):山坳,山間平地。
- 竹暝(míng):竹林中的昏暗。
- 弦誦:古代指絃歌和誦讀,這裏指學校的教育活動。
- 俯仰:比喻時間短暫。
- 乾坤:天地。
翻譯
使者的車馬再次來到瑞陽城,一年到頭奔波勞碌,不禁自嘲此生。山坳中的孤村隱匿在竹林的昏暗中,野外的池塘水流入田地,平坦如鏡。清晨的桑榆樹影映照在千家萬戶的門上,春風中傳來幾處學校的讀書聲。轉眼間,天地間已是白髮蒼蒼,心中百年的志向和願望究竟實現了多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在瑞陽城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人生成就的感慨。詩中「山崦孤村藏竹暝,野塘流水入田平」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寧靜而略帶憂鬱的田園風光。結尾的「俯仰乾坤驚白髮,百年心事竟何成」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時光易逝的無奈。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四景山水圖為仙溪林廷寛賦 其二 夏景 》 —— [ 明 ] 黃仲昭
- 《 甲午季冬雨雪連旬公餘感觸輒賦八絕 》 —— [ 明 ] 黃仲昭
- 《 和韻題周憲副墨菊二首 其一 》 —— [ 明 ] 黃仲昭
- 《 題畫魚五首爲劉方伯賦 》 —— [ 明 ] 黃仲昭
- 《 再和前韻以寫餘興 》 —— [ 明 ] 黃仲昭
- 《 絕句二首招諸友遊東巖 》 —— [ 明 ] 黃仲昭
- 《 壽彭母七十 》 —— [ 明 ] 黃仲昭
- 《 春日滹沱即事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