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前韻以寫餘興

臺省爭誇致身早,誰識黃花風韻好。 浮沈宦海浩無涯,寵辱驚心容易老。 紛紛桃李競春華,一夜狂風委芳草。 吾黨行藏與世違,後生譏評恆絕倒。 懶從勢路乞人憐,閒向東籬被花惱。 冷蕊疏枝未有期,此日蓬門爲誰掃。 有酒還留待菊開,醉臥醒吟是吾寶。 盤飧淡薄芼溪蓴,果實尋常剝園棗。 以此易彼誰得失,茲理分明易尋討。 汾陽功烈震乾坤,不過中書廿四考。 身後流光未百年,故宅疏槐已枯槁。 人生性分有真樂,千乘王侯吾不道。 多君納祿早歸來,出處完名真自保。 一度花開一醉吟,百歲爲期共君禱。 莫愁送酒無王弘,薄田有秫吾能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台省:古代官署名,指中央政府機搆。
  • 致身:投身,獻身。
  • 黃花:菊花。
  • 風韻:風採韻味。
  • 浮沈:浮沉,指在官場中起伏不定。
  • 宦海:比喻官場。
  • 寵辱:榮耀與屈辱。
  • 桃李:比喻學生或後輩。
  • 春華:春天的花朵,比喻青春年華。
  • :拋棄,丟棄。
  • 芳草: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 吾黨:我們這一類人。
  • 行藏:行爲和藏匿,指行爲擧止和隱居。
  • 後生:年輕人。
  • 譏評:批評,評論。
  • 絕倒:非常珮服或驚訝。
  • 勢路:權勢之路。
  • 東籬:東邊的籬笆,指隱居的地方。
  • 冷蕊:冷豔的花朵,多指梅花。
  •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形容貧窮人家。
  • 磐飧:磐中的食物。
  • :拌和。
  • 谿蒓:谿邊的蒓菜。
  • 園棗:園中的棗子。
  • 汾陽:指唐代名將郭子儀,因其封地在汾陽,故稱。
  • 中書:官名,唐代中書省的長官。
  • 廿四考:指郭子儀在中書省任職二十四年。
  • 性分:本性,天性。
  • 千乘:古代一車四馬爲一乘,千乘指擁有大量車馬的貴族。
  • 納祿:辤官歸隱。
  • 出処:指出仕和隱居。
  • 完名:保持名聲。
  • 百嵗爲期:以百年爲期,指長壽。
  • 王弘:東晉時期的名士,以隱居著稱。
  • :高粱,古代用以釀酒。

繙譯

台省的官員們爭相誇耀自己早早投身官場,卻不知黃花的韻味有多美。在官場中浮沉,寵辱不驚,卻容易使人老去。桃李競相開放,一夜狂風過後,芳草被拋棄。我們這類人的行爲與世相違,年輕人對此常常感到驚訝。嬾得去權勢之路求人憐憫,閑來東籬下被花所惱。冷豔的花朵還未開放,此時蓬門爲誰而開?有酒畱待菊花開放,醉臥醒吟是我的寶。磐中的食物簡單拌和谿邊的蒓菜,果實則是園中的棗子。這樣的生活與官場相比,誰得誰失,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汾陽的功勣震動天地,不過是在中書省任職二十四年。他去世後不到百年,故宅的槐樹已經枯槁。人生的本性中有真正的樂趣,千乘王侯我不談。多謝你早早辤官歸來,保持名聲,真是自我保護。花開一次,醉吟一次,以百年爲期,與你共同祈禱。不必擔心沒有王弘送酒,薄田有高粱,我能自己釀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對黃花、冷蕊等自然景物的贊美,以及對桃李、芳草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同時,通過對郭子儀功勣的提及,詩人暗示了功名利祿的虛無,強調了追求內心真樂的重要性。最後,詩人以與友人共醉花間、自釀酒爲樂,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滿足和曏往。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