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黯淡:昏暗,不明亮。
- 離歌:離別的歌曲。
- 愴:悲傷。
- 詎:豈,難道。
- 鷗:一種水鳥。
- 浩蕩:廣闊無邊。
- 九關:指重重關卡。
- 何限:無限,無邊。
- 虎縱橫:比喻兇猛或危險。
- 吳會:指吳地,今江蘇一帶。
- 劍去延津:指劍已離開原來的地方,延津是地名,這裏可能指劍已不在原處。
- 夜幾鳴:夜晚劍鳴幾次,比喻思念之情。
- 河梁:橋樑,這裏可能指離別的橋樑。
- 搖落:凋零,落盡。
- 鹹誦:共同吟誦。
- 漢西京:指漢朝的都城長安。
翻譯
曾經在昏暗中聆聽灘頭的聲音,那聲音並不像離別的歌曲那樣令人悲傷。萬里之外難道就妨礙了鷗鳥在廣闊水面上自由飛翔,重重關卡中又何止是兇猛的虎狼橫行。吳地的春天來得特別早,雲彩已經帶來了春意;劍已離開延津,夜晚它鳴響了幾次,表達了深深的思念。誰說離別的橋樑上一切都已凋零殆盡,此刻我們共同吟誦着漢朝都城的輝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遠方的嚮往。詩中通過對比黯淡的灘聲與悲傷的離歌,展現了離別時的複雜情感。後句以鷗鳥的自由飛翔和虎狼的橫行,隱喻了人生的艱難與自由的渴望。結尾通過對漢西京的共同吟誦,寄託了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題杜日章冊九首曾教庵 》 —— [ 明 ] 董其昌
- 《 九日同姚納言過張蓬玄中丞官署 》 —— [ 明 ] 董其昌
- 《 題顏魯公裴將軍詩真跡 》 —— [ 明 ] 董其昌
- 《 讀寒山子詩漫題十二絕 其四 》 —— [ 明 ] 董其昌
- 《 贈李為與滸墅主政四首 其三 》 —— [ 明 ] 董其昌
- 《 秋日泛泖因讀先師莫中江之什忽又十五年感舊懷賢再賦呈唐明府君公 》 —— [ 明 ] 董其昌
- 《 送方衆甫備兵永平三首 》 —— [ 明 ] 董其昌
- 《 紫茄五首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