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人:指居住在山野的人,這裏可能指隱士或道士。
- 傲遊子:驕傲的遊子,指那些自視甚高、四處遊歷的人。
- 道書:道教的經典書籍。
- 拈向河梁:拈,拿起;河梁,河上的橋樑,這裏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地點。
- 清時巢許:清時,太平盛世;巢許,指巢父和許由,兩位古代的隱士。
- 巖居:住在山洞或巖壁中,指隱居生活。
翻譯
山野之人如何能傲視那些四處遊歷的遊子呢?在流水潺潺的聲音中,我手捧着道教的經典書籍。我拿起這本書向河上的橋樑展示,難道沒有特別的意義嗎?在這個太平盛世,像巢父和許由那樣的隱士並不一定非要住在山洞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野人」與「遊子」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遊歷的不屑。詩中「流水聲中把道書」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邃的隱居畫面,而「拈向河梁豈無意」則暗示了這種生活方式的深意和價值。最後一句「清時巢許不巖居」更是強調了在太平盛世中,隱士們不必拘泥於傳統的隱居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自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董其昌對於隱逸生活的獨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