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歐陽令君十二詠並引歌豐年

令君閱圖經,長嘆多闕略。 梓行須完書,向我有夙約。 惟茲海寧邑,勝覽亦旁礴。 江山號多奇,人物代有作。 鉛槧初釋手,裝潢束高閣。 不遇若人賢,斯文更誰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閱讀。
  • 圖經:古代的地理書籍,通常附有地圖。
  • 闕略:缺失,不完整。
  • 梓行:印刷發行。
  • 夙約:早先的約定。
  • 海寧邑:地名,指海寧縣。
  • 勝覽:美景,值得觀賞的地方。
  • 旁礴:廣泛,博大。
  • 鉛槧:古代書寫工具,鉛指鉛筆,槧指木板。
  • 釋手:放手,指完成。
  • 裝潢:裝飾,這裏指書籍的裝訂。
  • 束高閣:束之高閣,指放置在不易觸及的高處。
  • 若人:這樣的人。
  • 斯文:文化,文學。

翻譯

令君閱讀了地理書籍,長嘆其中多有缺失。 印刷發行需要完整的書,我們早有約定。 這個海寧縣,美景廣泛而博大。 江山號稱多奇,人物代代有傑出之作。 書寫工具剛放下,書籍裝訂後束之高閣。 若非遇到這樣賢能的人,這些文學作品又將託付給誰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歐陽令君的讚賞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詩中,「閱圖經」、「梓行須完書」等句,體現了令君對文化事業的認真態度和作者對其的期待。通過「海寧邑」、「江山號多奇」等描繪,展現了海寧的自然與人文之美。結尾的「不遇若人賢,斯文更誰託」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憂慮和對令君的信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