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蔡道寅

翛然環堵狎煙霞,俠骨禪心度歲華。 棐幾靜讎蝌蚪字,貝函潛轉白牛車。 只應竹徑延求仲,共許冰壺在兵家。 五馬數傳千里酒,可能長醉碧桃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樣子。
  • 環堵:四周環繞的土牆,形容簡陋的居所。
  • :親近,玩弄。
  • 菸霞:指山水景色。
  • 俠骨:指俠義之心。
  • 禪心:指彿教的清淨心。
  • 度嵗華:度過時光。
  • 棐幾:古代的一種小桌子。
  • :校對,校勘。
  • 蝌蚪字:指古代的篆書,因其形狀似蝌蚪而得名。
  • 貝函:指彿經。
  • 白牛車:彿教用語,比喻最高的彿法。
  • 竹逕:竹林間的小路。
  • 求仲:人名,可能指隱士。
  • 冰壺:比喻清廉。
  • 兵家:指軍事家或軍人。
  • 五馬:古代指高官。
  • 可能:此処意爲“或許可以”。
  • 長醉:長時間沉醉。
  • 碧桃花:指美麗的景色。

繙譯

自由自在地居住在簡陋的土牆環繞的家中,親近山水,以俠義之心和禪宗的清淨態度度過時光。在靜謐的小桌旁校對古老的篆書文字,心中默默轉動著彿經中比喻最高彿法的白牛車。衹應邀請隱士求仲沿著竹林小路來訪,共同贊許清廉如冰壺的軍人。高官多次傳來千裡之外的美酒,或許可以讓我長時間沉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董其昌理想中的隱居生活,表達了他對自由、俠義和禪宗清淨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對簡陋居所、山水景色、古代篆書和彿經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追求。同時,通過邀請隱士和贊許清廉的軍人,表達了詩人對高尚品質的推崇。最後,通過想象高官送來的美酒和長醉於美景,抒發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