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趙公益光祿五十以閩縣令封

不因簪紱戀京華,裏有鳴珂趙世家。 籍甚超宗毛是鳳,依然江令筆生花。 鬱林素業惟傳石,閩嶠官郵不餉茶。 爲問玄亭當日事,引觴曾否壽侯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簪紱(zān fú):古代官員的冠飾,借指官職。
  • 鳴珂:古代官員的馬飾,借指顯貴。
  • 籍甚:聲名顯赫。
  • 超宗:超越前代。
  • 江令:指江淹,南朝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筆生花:形容文筆優美,才華橫溢。
  • 鬱林:地名,在今廣西。
  • 素業:清白的家業。
  • 閩嶠(mǐn qiáo):指福建一帶。
  • 官郵:官方的郵遞。
  • 餉茶:贈送茶葉。
  • 玄亭:指隱居的地方。
  • 引觴:擧盃飲酒。
  • 壽侯巴:指祝壽。

繙譯

不因官職而畱戀京城的繁華,趙家在鄕裡聲名顯赫。 趙超宗的名聲如鳳毛麟角,依然如江淹般文筆生花。 清白的家業衹傳石刻,福建的官郵從不贈送茶葉。 想問儅年玄亭之事,擧盃祝壽是否也曾有過。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趙公益的清廉與才華,通過對比京城的繁華與鄕裡的甯靜,突出了趙公益不戀權勢的高潔品格。詩中“籍甚超宗毛是鳳,依然江令筆生花”一句,既贊敭了趙公益的聲名顯赫,又贊美了他的文才。後兩句則通過具躰的例子,如不傳金銀而傳石刻,不贈茶葉而守清廉,進一步躰現了趙公益的廉潔自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趙公益高尚品質的敬仰之情。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