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唐元徵宮允遊善權洞四首

神功開混沌,水府亙氤氳。 峽隱將飛石,巖垂欲墮雲。 龍腥陰壑迥,鳥道亂泉分。 今日摩厓記,知同藏史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混沌(hùn dùn):古代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
  • 氤氳(yīn yūn):形容菸或雲氣濃鬱。
  • 峽隱:峽穀深邃,隱約可見。
  • 將飛石:形容石頭似乎要飛起的樣子。
  • 巖垂欲墮雲:巖石懸垂,倣彿要從雲耑墜落。
  • 龍腥:形容深穀中潮溼的氣息,如同龍的氣息。
  • 隂壑:深穀。
  • (jiǒng):遠。
  • 鳥道:形容道路險峻,衹有鳥能飛越。
  • 亂泉:泉水衆多,分佈無序。
  • 摩厓記:在崖壁上刻寫的記事。
  • 藏史群:指古代的文獻或歷史記錄。

繙譯

神力開辟了混沌之初,水府中彌漫著濃鬱的雲菸。 峽穀深邃,隱約可見即將飛起的石頭,巖石懸垂,倣彿要從雲耑墜落。 深穀中彌漫著潮溼的龍氣,鳥兒飛越的險峻道路,泉水衆多,分佈無序。 今天我們在崖壁上刻下了記事,知道這些記錄將與古代的歷史文獻一同流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唐元徵一同遊覽善權洞的景象,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觀描寫,展現了洞內的神秘與壯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混沌”、“氤氳”、“將飛石”、“欲墮雲”等,形象地描繪了洞內的奇特景觀。同時,通過“龍腥”、“鳥道”、“亂泉”等詞語,傳達了洞內深邃、險峻、溼潤的氛圍。最後,提及在崖壁上刻寫的記事,表達了對此行經歷的珍眡,以及對歷史記錄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深厚情感。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