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烏江山寺

· 黃衷
倦徒趨古剎,偃蓋息雲蘿。 敗餌罝殘鼠,明膏斃赴蛾。 戍營砧互發,山郭漏偏訛。 蟋蟀昧行旅,吟依繾綣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偃蓋:指樹冠如傘蓋般遮蔽。
  • 雲蘿:雲霧繚繞的藤蘿,形容山中幽靜。
  • 敗餌罝殘鼠:指用過的餌料和殘餘的老鼠,罝(jū)指捕鼠的器具。
  • 明膏:明亮的燈火。
  • 斃赴蛾:蛾子撲火而死。
  • 戍營:邊防駐軍的營地。
  • :搗衣石,這裏指搗衣聲。
  • 山郭:山城。
  • 漏偏訛:指時間錯亂,漏指古代的計時器。
  • 蟋蟀昧行旅:蟋蟀的聲音似乎不明白旅人的心情。
  • 吟依繾綣窩:依偎在溫暖的窩中吟詩。

翻譯

疲憊的旅人前往古老的寺廟,樹冠如傘蓋般遮蔽,雲霧繚繞的藤蘿讓人得以休息。用過的餌料和殘餘的老鼠,明亮的燈火下蛾子撲火而死。邊防駐軍的營地中搗衣聲此起彼伏,山城的時間似乎錯亂。蟋蟀的聲音似乎不明白旅人的心情,我依偎在溫暖的窩中吟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宿於烏江山寺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山寺的幽靜與旅人的孤寂。詩中「偃蓋息雲蘿」形象地描繪了山寺的寧靜與遮蔽,而「敗餌罝殘鼠,明膏斃赴蛾」則通過對比生與死,突顯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後兩句「戍營砧互發,山郭漏偏訛」以聲入詩,增添了秋夜的淒涼與時間的錯亂感。結尾「蟋蟀昧行旅,吟依繾綣窩」則抒發了旅人對家的思念與內心的繾綣之情。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