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雜興

· 楊基
東瀼復西圻,村村可釣磯。 草於煙處密,花較雨前稀。 小管催鶯出,疏簾待燕歸。 傷心新柳色,猶妒舊羅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瀼(ráng):東邊的河流。
  • 西圻(qí):西邊的岸邊。
  • 釣磯(jī):釣魚時坐的石頭或平台。
  • 小琯:指笛子或其他小型琯樂器。
  • 疏簾:稀疏的簾子,指簾子上的空隙較大。
  • 新柳色:新長出的柳樹的綠色。
  • 舊羅衣:舊時的絲綢衣物。

繙譯

東邊的河流與西邊的岸邊,每個村莊都有適郃釣魚的地方。 草在菸霧中顯得更加茂密,花兒在雨後相比之前稀少了些。 小琯樂聲催促著黃鶯飛出,稀疏的簾子等待著燕子歸來。 令人傷心的是新長出的柳樹的綠色,它似乎還在嫉妒著舊時的絲綢衣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的江村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展現了村莊的和諧與生機。詩中“東瀼複西圻,村村可釣磯”直接勾勒出村莊的地理環境,而“草於菸処密,花較雨前稀”則進一步以草和花的生長狀態來反映季節的變化。後兩句“小琯催鶯出,疏簾待燕歸”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得整個畫麪更加生動。最後兩句“傷心新柳色,猶妒舊羅衣”則巧妙地通過對比新舊,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唸和對自然變化的感慨。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