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獄中自制棄紙燈籠獄卒以無文彩索詩賦此

有月何須燭,無雲不怕風。 借誰竿百尺,光照九天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 獄中:監獄內部。
  • 棄紙:廢棄的紙張。
  • 燈籠:用紙或布等材料製成的,內可點蠟燭的照明用具。
  • 無文彩:沒有裝飾圖案。
  • 索詩:請求作詩。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極高的境界或地方。

翻譯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在監獄裏用廢棄的紙張製作了一個沒有裝飾圖案的燈籠。獄卒因爲沒有裝飾圖案而要求我作詩。我寫道:

有了月亮,何須再用蠟燭照明, 沒有云彩,自然不怕風吹。 借誰的百尺竿子, 讓這光芒照亮九天之中。

賞析

這首詩是楊繼盛在獄中創作的,通過簡單的自然景象——月亮和風,表達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內心的光明和堅韌。詩中的「有月何須燭」和「無雲不怕風」寓意着內心的自足和堅強,不需要外界的裝飾和安慰。而「借誰竿百尺,光照九天中」則展現了詩人對於超越現實困境,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失希望和追求的精神。

楊繼盛

楊繼盛

明保定府容城人,字仲芳,號椒山。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改兵部員外郎。大將軍仇鸞畏俺答,請開互市市馬,欲與媾和。繼盛以爲鸞恥未雪而議和示弱,大辱國,上疏彈劾。被貶狄道典史。後起用爲諸城知縣,遷刑部員外郎。嚴嵩欲引爲羽翼,復改兵部武選司。而繼盛以爲嵩之奸甚於鸞,抵任甫一月,即上疏劾嵩十大罪,世宗大怒,下獄三年,終於被殺。隆慶時追諡忠憫。有《楊椒山集》。 ► 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