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立之少參閩藩

· 黃衷
三山南去入煙霞,傍馬春光豈覺賒。 黃鳥聲中饒別思,鷓鴣詞後豔才華。 六曹選望須參省,十載懷親恰過家。 誰遣疏慵繼芳躅,祇應慚愧夏官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山:指福建的福州,因其地有三座山而得名。
  • 煙霞:這裏指山水之間的美景。
  • :遙遠。
  • 黃鳥:黃鶯。
  • 鷓鴣詞:一種詞牌名,這裏可能指以鷓鴣爲題材的詩詞。
  • 六曹:古代官制中的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
  • 參省:參與省察,指參與政務。
  • 疏慵:懶散,不勤奮。
  • 芳躅:美好的足跡,指前人的成就。
  • 夏官衙:古代官署名,夏官是古代六官之一,主管軍事。

翻譯

三山往南去,進入了煙霞繚繞的山水之間,春天騎馬靠近,豈會覺得遙遠。 黃鶯的歌聲中充滿了別離的思緒,鷓鴣詞之後更顯才華橫溢。 六部官員們期待着你的參與省察,十年來懷念親人,恰好也回過家。 誰能讓懶散的我繼續前人的美好成就,只應感到慚愧於夏官衙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鄭立之赴閩任職的情景,通過「三山」、「煙霞」等意象展現了閩地的美麗風光,同時以「黃鳥聲」、「鷓鴣詞」等表達了別離時的深情。詩中「六曹選望」、「十載懷親」反映了友人的重要職責和深厚的家庭情感。結尾的「疏慵」、「慚愧」則體現了詩人對自身狀態的反思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