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道場山

· 黃衷
木杪垂虹石徑橫,蔥青隱約見飛甍。 蒼煙近帶羅山秀,紫氣遙含震澤晴。 何代高禪聞伏虎,有時清梵接啼鶯。 暫來不爲乘幽興,道是春畬蚤已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杪(miǎo):樹梢。
  • 飛甍(méng):飛檐,指屋檐的翹曲部分。
  • 蒼煙:青色的煙霧。
  • 紫氣:祥瑞之氣,常用來象徵吉祥。
  • 震澤:古代對太湖的稱呼。
  • 高禪:高僧。
  • 清梵:指僧人誦經的聲音。
  • 春畬(yú):春耕。

翻譯

樹梢上掛着彩虹,石徑橫臥,蔥翠的景色中隱約可見翹起的屋檐。 青色的煙霧近處映襯着羅山的秀美,紫氣中遙望震澤湖面晴朗。 不知是哪個時代的高僧曾在此降伏猛虎,有時僧人的誦經聲與啼鶯相接。 我暫時來此並非只爲乘興尋幽,而是因爲春耕已經早早開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場山的幽靜美景和寺廟的祥和氛圍。詩中,「木杪垂虹」與「蔥青隱約」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山間清晨的畫卷,而「蒼煙」、「紫氣」則增添了神祕與祥和的氣氛。後兩句提及高僧與清梵,展現了寺廟的寧靜與超脫。結尾處提到春耕,將自然與人文巧妙結合,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