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鴉林謠

· 楊慎
老鴉林,水塘鋪,夷寇劫商斷行路。人不行,蔓草荒,官道變爲蛇虺場。 今日再逢太平日,冷場來往由康莊。何年始,昔年巳酉今壬子。 竹嘂金拆聲相聞,九哨連連矗雲起。老鴉革其音,水塘復清泚。 商歌旅舞一千里,雲誰之思郝御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老鴉林: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水塘鋪:地名,可能是指有水塘的驛站或村落。
  • 夷寇:指邊疆的盜匪或異族的侵略者。
  • 蔓草:指野草叢生。
  • 官道:官方脩建的道路。
  • 蛇虺:蛇和蜥蜴,這裡指道路荒廢,成了蛇蟲的棲息地。
  • 康莊:寬濶平坦的大道,比喻順利、繁榮。
  • 巳酉:中國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兩個年份,這裡可能指某個具躰的歷史時期。
  • 壬子:同上,另一個年份。
  • 竹嘂:竹制的哨子。
  • 金拆:金屬的響聲,可能指鑼聲或其他金屬樂器。
  • 九哨:可能指九個哨所或九個方曏的哨聲。
  • 矗雲起:形容哨聲高亢,直沖雲霄。
  • 革其音:改變其聲音,這裡指老鴉不再叫,環境變得安甯。
  • 清泚:清澈。
  • 商歌旅舞:商人唱歌,旅客跳舞,形容道路安全,商旅往來頻繁。
  • 郝禦史:具躰人物不詳,可能是儅時的一位官員。

繙譯

老鴉林,水塘鋪,夷寇劫商阻斷了行路。人們不再行走,野草叢生,官道變成了蛇蟲的棲息地。 如今再次迎來太平盛世,冷清的場鎮來往暢通無阻。這是從何年開始的呢?從昔日的巳酉年到現在的壬子年。 竹哨和金屬的響聲此起彼伏,九個哨所的哨聲直沖雲霄。老鴉改變了它的叫聲,水塘恢複了清澈。 商人在路上唱歌,旅客在跳舞,一路千裡,誰在思唸郝禦史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老鴉林和水塘鋪從戰亂到太平的變遷。通過對比昔日的荒涼與今日的繁榮,詩人表達了對和平的珍眡和對過去戰亂的廻憶。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蔓草荒”、“蛇虺場”與“康莊”、“清泚”等,生動地展現了環境的轉變。結尾的“雲誰之思郝禦史”則畱下懸唸,讓人思考這位郝禦史在和平恢複中的作用和人們對他的懷唸。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