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南皋大僉赴貴竹四首

· 黃衷
別思驚千里,榮途重外臺。 萸香離席起,梅萼到時開。 驛路旌搖軫,津亭劍燭臺。 百蠻歌鼓動,處處報迎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南皋: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大僉:官職名,具體不詳,可能是指高級官員。
  • 貴竹: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榮途:指仕途,官場。
  • 外臺:古代指地方行政長官的官署,這裏可能指南皋即將赴任的地方。
  • 萸香:指茱萸的香氣,茱萸是一種植物,古人常用來佩戴以避邪。
  • 梅萼:梅花的花蕾。
  • 驛路:古代供傳遞公文用的道路,也指旅途。
  • 旌搖軫:旌旗飄揚,軫指車,這裏形容隊伍行進時的壯觀景象。
  •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常用於送別。
  • 百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 歌鼓動:歌聲和鼓聲,形容熱鬧的場面。

翻譯

離別的思緒驚動了千里之外,你即將踏上榮耀的仕途前往外臺。 宴席上茱萸的香氣隨着你的離去而消散,梅花的花蕾將在你到達時盛開。 驛路上旌旗飄揚,隊伍行進壯觀,渡口邊的亭子裏,劍與燭臺映襯着離別的場景。 百蠻之地的人們歌聲鼓聲齊鳴,處處都在報告着你的到來,準備迎接。

賞析

這首詩是黃衷送別南皋大僉赴貴竹的作品,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南皋即將赴任地的迎接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願和對離別的不捨。詩中運用了茱萸、梅花等自然元素,以及驛路、津亭等旅途景象,構建了一幅生動的離別圖。末句「百蠻歌鼓動,處處報迎來」則展現了南皋赴任地的熱烈歡迎,預示着他的仕途將充滿榮耀和成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風采。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