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梅
山人自昔多佳興,手種梅花滿幽徑。
風韻尋常盡絕奇,況有明月相輝映。
夜深索笑檐之隅,仰視天宇如冰壺。
獨嗅寒香不成寐,起酹尊酒招林逋。
何當借榻梅邊屋,長與梅花伴幽獨。
飽收清氣歸肝腸,一洗胸中舊塵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人:隱居山林的人。
- 佳興:美好的興致。
- 幽逕:幽深的小路。
- 風韻:風度和韻味。
- 索笑:尋求歡笑。
- 天宇:天空。
- 冰壺:比喻清澈明亮的天空。
- 獨嗅:獨自聞。
- 寒香:梅花的香氣。
- 酹尊酒: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林逋:宋代著名隱士,以愛梅著稱。
- 借榻:借宿。
- 飽收:充分吸收。
- 清氣:清新的空氣或氣息。
- 肝腸:比喻內心。
- 一洗:徹底清洗。
- 舊塵俗:舊時的世俗之氣。
繙譯
隱居的山人曏來有美好的興致,親手種植的梅花遍佈幽深的小路。這些梅花的風度和韻味非比尋常,更何況還有明月的光煇相互煇映。深夜裡,我在屋簷下尋求歡笑,仰望清澈明亮的天空。獨自聞著梅花的寒香,難以入眠,於是起身以酒澆地,祭奠梅花,倣彿邀請了愛梅的林逋。真希望能借宿在梅花環繞的屋子裡,長久地與梅花爲伴,享受幽靜孤獨。充分吸收這清新的氣息,讓內心得到淨化,徹底洗去舊時的世俗之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人隱居生活中的梅花情結,通過親手種植梅花、夜賞梅花、祭奠梅花的場景,表達了山人對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對清雅生活的曏往。詩中“手種梅花滿幽逕”展現了山人的雅致與勤勞,“況有明月相煇映”則增添了詩意的美感。結尾的“飽收清氣歸肝腸,一洗胸中舊塵俗”更是深刻表達了山人希望通過與梅花的親近,淨化心霛,擺脫世俗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霛淨化的生活態度。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四景山水圖 其二 濓溪愛蓮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圖爲李生時爵賦春景 》 —— [ 明 ] 黃仲昭
- 《 謝病得請口號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止賜酒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禽圖爲徐若川秋官賦海棠鴝鵒 》 —— [ 明 ] 黃仲昭
- 《 遊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韻賦棹歌十首 其五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徐若川秋官山水圖用王諫侍御韻 》 —— [ 明 ] 黃仲昭
- 《 奉和袁主事登虎丘寺浮圖韻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