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沈克懋

· 龔詡
十載西齋瞬息過,不堪雙鬢已成皤。 每驚春雁添歸興,常見秋風發棹歌。 久客何君知我厚,暫違憐我望君多。 匆匆莫訝輕分手,爭柰婁雲入夢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齋(xī zhāi):書房的意思。
  • (pó):形容白色,這裏指頭髮變白。
  • 歸興(guī xìng):歸家的興致。
  • 棹歌(zhào gē):行船時所唱的歌。
  • (nài):怎樣,如何。
  • 婁雲(lóu yún):指代夢境。

翻譯

十年在書房的時光轉瞬即逝,無法承受的是雙鬢已變得斑白。每每看到春天的大雁,便增添了歸家的興致,常常在秋風中唱起行船的歌謠。長久離別的日子裏,何君您知曉我待您情誼深厚,短暫分別時我對您的思念也越發濃厚。匆匆忙忙不要驚訝輕易地分別,只是無奈那夢境又該如何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與沈克懋分別時所作,抒發了時光匆匆、年華老去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分別後的思念之情。詩的首聯通過「十載」「瞬息過」「雙鬢已成皤」,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衰老的嘆息。頷聯中「春雁添歸興」「秋風發棹歌」,以春雁和秋風爲意象,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對歸家的渴望和在漂泊中的感慨。頸聯則直接表達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即使分別時間短暫,思念也不會減少。尾聯「匆匆莫訝輕分手,爭柰婁雲入夢何」,解釋了分別的匆忙,同時也流露出對夢境的無奈,暗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深,以至於在夢中也常常牽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複雜的情感。

龔詡

龔詡

明蘇州府崑山人,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龔察子。建文時,爲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後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爲學官,堅辭。卒,門人私諡安節。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