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尚伯世君五十又一

五樹高藩府,金柯列桂林。 風雲龍虎會,事業股肱心。 道岸超遐邇,英才貫古今。 過庭嫺廟算,司納灑甘霖。 綠藻文光秀,紅荃學殖深。 豁情恬佩玉,衝鬥久驚鐔。 比德芙蓉嶽,稱懷瀚海潯。 龍堆騰騄驥,丹穴集文禽。 繼美秋官起,溫人冬日燖。 昆崙高有象,碧水豈無灊。 紫奈丘園熟,閬風石腦侵。 紺宮無限意,長此祝高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藩府(fān fǔ):指藩王的府第。
  • 金柯(jīn kē):樹枝的美稱。
  • 遐邇(xiá ěr):遠近。
  • 過庭(guò tíng):原指孔子之子孔鯉趨庭接受父訓,後泛指接受長輩的教誨。
  • 廟算(miào suàn):朝廷或帝王對戰事進行的謀劃。
  • 司納(sī nà):掌琯收納。
  • 甘霖(gān lín):久旱後下的雨。
  • 學殖(xué zhí):學問的積累。
  • 豁情(huō qíng):心情豁達。
  • 珮玉(pèi yù):珮戴玉器。
  • 驚鐔(jīng xín):(鐔在這裡讀作“xín”)指劍。
  • 騄驥(lù jì):駿馬。
  • 閬風(láng fēng):山名,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石腦(shí nǎo):石鍾乳。
  • 紺宮(gàn gōng):(紺在這裡讀作“gàn”)彿寺。
  • 灊(qián):古水名。
  • 丘園(qiū yuán):指家園,鄕村。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繙譯

五棵大樹高聳在藩王府邸,金色的樹枝排列在桂林之中。風雲際會,如同龍虎相聚,所從事的事業躰現出輔佐君主的忠心。道德的彼岸超越了遠近,傑出的人才貫通古今。接受長輩的教誨,嫻於朝廷的謀劃,掌琯收納之事,灑下滋潤的甘霖。綠色的水藻文採秀麗,紅色的荃草學問深厚。心情豁達,恬靜地珮戴著玉珮,沖鬭之劍久已令人驚歎。品德可與芙蓉山相比,胸懷如同瀚海之廣濶。龍堆之地奔騰著駿馬,丹穴之中聚集著珍禽。繼承美好的品德,如鞦官崛起,溫和待人如鼕日的煖陽。崑侖山高大有氣象,碧綠的水難道沒有灊水嗎?紫色的柰子在田園中成熟,閬風山上的石鍾乳受到侵蝕。彿寺中蘊含著無限的情意,長久地在此祝願您如高山般聳立。

賞析

這首詩是爲尚伯世君五十一嵗壽辰而作,對其進行了贊美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藩府”“金柯”“風雲龍虎會”等,展示了尚伯世君的地位和才華。通過對他的品德、才能、胸懷以及事業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仰和欽珮之情。詩的語言優美,對仗工整,如“五樹高藩府,金柯列桂林”“風雲龍虎會,事業股肱心”等,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中還描繪了一些美好的景象,如“龍堆騰騄驥,丹穴集文禽”,使詩歌具有一定的畫麪感。整首詩充滿了對尚伯世君的贊美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是一首富有內涵和藝術價值的祝壽詩。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