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本師天老人詠棲賢牡丹

絕世芳菲未易同,高枝閒放萬峯中。 不緣杏日矜名苑,別有天香起閬風。 倚檻曉隨春露冷,和雲深隱夕陽紅。 靈山百萬逢今日,感嘆重拈印碧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芳菲:(fāng fēi)花草盛美,香花芳草。
  • 閒放:(xián fàng)悠閑放任,閑逸散放。
  • 閬風:(láng fēng)山名,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時也借指仙境。
  • 倚檻:(yǐ kǎn)靠著欄杆。

繙譯

世間獨一無二的美麗花卉是不容易與之相同的,高高的枝椏在萬千山峰中閑逸地綻放。不是因爲在杏花盛開的日子裡在名園裡炫耀,而是另有來自仙境的別樣芳香。靠著欄杆,清晨伴隨著清冷的春露,與雲朵相伴,深深地隱藏在夕陽的紅色餘暉之中。在這霛山之上,百萬花朵逢此今日,令人感歎,重新拈起這印象,印刻在碧藍的天空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棲賢牡丹的獨特之美。首聯通過“絕世芳菲”和“高枝閒放萬峰中”,突出了牡丹的與衆不同和其生長環境的獨特。頷聯則強調牡丹的芳香竝非來自於世俗的名苑,而是有著超凡脫俗的氣質,來自仙境般的地方。頸聯通過“倚檻曉隨春露冷,和雲深隱夕陽紅”,進一步描繪了牡丹在不同環境下的姿態,展現出其清冷而又神秘的美感。尾聯“霛山百萬逢今日,感歎重拈印碧空”,表達了詩人對眼前美景的感歎,以及對牡丹畱下深刻印象,希望將這美景印刻在天空中的美好願望。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典雅,將牡丹的美麗與神秘表現得淋漓盡致。

釋今辯

今辯(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樂說。番禺人。俗姓麥。明桂王永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峯受具,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雲、海幢兩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長慶。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