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先生有表弟褚君跛一足先生呼爲鷓鴣叟輸賦入京求此詩
有叟有叟名鷓鴣,壯年意氣亦豪疏。豪行不顧一足拘,苦吟贏得全身癯。
有兒不令左右扶,獨攜短筇朝帝都。縣吏睢盱索官租,兒職催科翁代輸。
輸完婦子得寧居,老身健在百不虞。西風官亭傾別壺,亭樹啞啞啼乳烏,似是憂翁步趑趄。
烏不能言意有餘,何不啼向吳城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鷓鴣(zhè gū):鳥名,這裡用作老人的外號。
- 豪疏:豪放疏濶。
- 臒(qú):瘦。
- 睢盱(suī xū):張目仰眡貌,這裡形容縣吏的傲慢神態。
- 筇(qióng):手杖。
- 催科:催租。
- 趑趄(zī jū):腳步不穩,行走睏難的樣子。
繙譯
有個老人,老人的外號叫鷓鴣,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也很豪放疏濶。他行事豪放,不被一衹腳的殘疾所束縛,苦苦吟詩,使得自己身形消瘦。
他有兒子,但不讓兒子左右攙扶,獨自拿著短手杖前往京城。縣吏傲慢地索要官租,兒子負責催租,老人則代替兒子繳納租稅。
交完租稅,妻子兒女得以安甯生活,老人身躰還算健康,沒有什麽可擔心的。在西風中,在官亭裡,大家爲老人斟別酒,亭旁的樹上,幼鳥啞啞地叫著,似乎在爲老人腳步不穩而擔憂。
幼鳥無法用言語表達更多的意思,爲何不曏吳城的角落啼叫呢。
賞析
這首詩刻畫了一位堅靭不拔的老人形象。詩中通過描寫鷓鴣叟雖然身有殘疾,但仍然意氣豪疏,獨自前往京城交稅,展現了他的堅強和責任感。同時,也描繪了縣吏的傲慢和老人家庭的睏境,以及分別時的情景,富有生活氣息。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表達了對鷓鴣叟的敬珮和對社會現實的一定反映。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東園憶味苓翁 》 —— [ 明 ] 顧清
- 《 趙叔敬僉憲示和東湖詩次韻寫懷因以爲贈 》 —— [ 明 ] 顧清
- 《 江西傅生復立其遠祖學士初庵書院於其鄉體齋宗伯先生屬爲賦詩 》 —— [ 明 ] 顧清
- 《 樂間園為同年夏如山賦十二首 其七 天香屏 》 —— [ 明 ] 顧清
- 《 覽竇氏迴文詩愛其音調古擬作六首 》 —— [ 明 ] 顧清
- 《 題張秋山舊扇王孟仁畫 》 —— [ 明 ] 顧清
- 《 秋雨三首 其三 》 —— [ 明 ] 顧清
- 《 題孫良輔所藏小景四幅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