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生長揖圖

拔劍斬蛟神媼哭,蓋世英雄逐秦鹿。君本高陽一酒徒,乃敢庭前嗔濯足。 五年帝業本天命,待君濯足何爲辱。溺冠不罵老書生,猶有攻齊半分策。 君不見子陽罄折竟如何,回首江山空碌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酈生:指酈食其,秦末漢初的著名辯士,曾爲劉邦的重要謀士。
  • 揖圖:指畫像或圖畫。
  • 拔劍斬蛟:比喻英勇的行爲。
  • 神媼:神話中的老婦人,這裏可能指神話中的某位女性神祇。
  • 逐秦鹿:追逐秦朝的政權,比喻爭奪天下。
  • 高陽:指酈食其,因其爲高陽人。
  • 酒徒:指愛飲酒的人,這裏指酈食其。
  • 嗔濯足:生氣地洗腳,這裏指酈食其對劉邦的不滿。
  • 五年帝業:指劉邦建立漢朝的過程。
  • 天命:天意或命運。
  • 溺冠:指劉邦曾將儒生的帽子扔進水中,表示輕視儒生。
  • 老書生:指儒生,這裏可能指酈食其。
  • 攻齊:指酈食其曾勸劉邦攻打齊國。
  • 半分策:指酈食其的策略只有一半被採納。
  • 子陽罄折:指子陽(可能是指某位歷史人物)的失敗。
  • 回首江山:回頭看已經失去的江山。
  • 空碌碌:白白忙碌,無所作爲。

翻譯

拔出劍來斬殺蛟龍,神媼爲之哭泣,這位蓋世英雄追逐着秦朝的政權。你本是高陽地區的一個酒徒,卻敢在庭前生氣地洗腳。 劉邦建立漢朝的五年帝業本是天命所歸,你洗腳又有何辱?他雖然曾將儒生的帽子扔進水中,但沒有辱罵老書生,還採納了你攻打齊國的一半策略。 你沒看到子陽最終如何失敗,回頭看那失去的江山,不過是白白忙碌一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酈食其的描寫,展現了他的英勇與不滿,同時也反映了劉邦的帝業和對待儒生的態度。詩中「拔劍斬蛟」和「逐秦鹿」形象地描繪了酈食其的英雄形象,而「嗔濯足」則表現了他對劉邦的不滿。後文通過對劉邦的帝業和對待儒生的態度的描述,進一步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和人物的多面性。最後通過對子陽失敗的提及,暗示了權力鬥爭的無常和人生的空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