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上人齋中留宿

十載談玄愧未真,何如今夕倍通神。 坐殘石上三更月,證盡人間兩世因。 茶熟正須棋局穩,香銷猶愛竹牀新。 隨緣處處心皆佛,破衲原來不染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談玄:談論深奧的道理。
  • 通神:形容理解或領悟極深。
  • (zhèng):驗證,證明。
  • 兩世因:兩世的因果關係。
  • 茶熟:茶煮好了。
  • 棋局:下棋的局面。
  • 香銷:香燒完了。
  • 竹牀:用竹子製作的牀。
  • 隨緣:順應自然,不強求。
  • 破衲:破舊的僧衣。

翻譯

十年來談論深奧的道理,我自愧未能真正領悟,但今夜的感覺卻倍加通達神妙。坐在石上,看着三更的月亮,我驗證了人間兩世的因果關係。茶煮好了,正適合在棋局穩定時下棋;香燒完了,我仍然喜愛那嶄新的竹牀。順應自然,處處都能感受到內心的佛性,那破舊的僧衣原來從未沾染塵埃。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禪理的深刻領悟和對清淨生活的嚮往。詩中,「十載談玄愧未真」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禪理的長期追求,又透露出他對自己領悟程度的自謙。而「何如今夕倍通神」則突顯了詩人在特定時刻的頓悟體驗。後幾句通過對月、茶、棋、香、竹牀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超脫的氛圍,表達了詩人隨遇而安、心無掛礙的禪意生活態度。最後一句「破衲原來不染塵」更是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內心的清淨與超脫。

歐陽建

歐陽建(一五○一—?)字參可,別號篁濱。新會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授福建清流知縣。遷禮部郎中。有《鍾佳草》、《篁莊遺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歐陽建詩,以清咸豐三年刊本《篁莊遺稿》爲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