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三十一首

· 劉基
誰雲魯酒薄,邯鄲被戈矛。 楚館困兩君,乃爲馬與裘。 舉世共如此,太息復何尤。 振衣箕山頂,引領望許由。 終然不可見,涕淚交膺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魯酒:魯國的酒,此處指淡薄的酒。
  • 邯鄲: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古時常用以泛指戰亂之地。
  • 戈矛: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戰爭。
  • 楚館:楚國的客棧或娛樂場所。
  • 馬與裘:馬代表交通工具,裘代表貴重的衣物,這裏指被物質所困。
  • 太息:深深地嘆息。
  • 振衣:抖動衣服,比喻擺脫世俗的束縛。
  • 箕山:山名,傳說中許由隱居的地方。
  • 許由:古代隱士,以清高著稱。
  • 引領:伸長脖子,形容急切盼望的樣子。
  • 涕淚交膺流:眼淚和鼻涕一起流下,形容極度悲傷。

翻譯

誰說魯國的酒淡薄,邯鄲之地卻遭受戰亂。 楚國的客棧困住了兩位君子,他們被馬和裘衣所束縛。 世間萬物都是這樣,我深深嘆息,又有什麼可怨尤的呢? 我抖動衣服,想象自己站在箕山頂上,急切地望向許由的方向。 但終究無法見到他,我的眼淚和鼻涕一起流了下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魯酒」與「邯鄲被戈矛」的對比,揭示了世間的無常與苦難。楚館中的「馬與裘」象徵了物質世界的束縛,而「振衣箕山頂,引領望許由」則展現了詩人對清高隱逸生活的渴望。最後,「終然不可見,涕淚交膺流」深刻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無法實現的悲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