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三十一首

· 劉基
我有綠綺琴,其材出空桑。 金徽映玉軫,音韻鏘琳琅。 上弦感薰風,下弦來鳳皇。 世耳不欲聞,子期今則亡。 願持獻重華,路阻川無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綠綺琴:一種名貴的古琴。
  • 空桑:古代地名,傳說中産良材的地方。
  • 金徽:琴上的金質徽記,用以標記音位。
  • 玉軫:琴的玉制弦柱。
  • 音韻鏘琳瑯:形容琴聲清脆悅耳。
  • 薰風:和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鳳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世耳:世俗的耳朵,指普通人。
  • 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師,傳說中的知音。
  • 重華:指舜帝,傳說中的賢君。
  • 川無梁:河流上沒有橋梁,比喻道路阻隔。

繙譯

我擁有一把珍貴的綠綺琴,它的材質出自傳說中的空桑之地。琴上鑲嵌著金質的徽記,玉制的弦柱,奏出的音韻清脆悅耳,如同琳瑯之聲。儅琴弦感受到初夏的和風,下弦倣彿引來鳳凰的降臨。然而,這美妙的琴聲世俗之人不願聆聽,因爲知音子期已經不在人世。我願意將這琴聲獻給賢明的舜帝,但道路阻隔,河流上沒有橋梁可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把珍貴的綠綺琴及其美妙的音韻,表達了作者對知音難尋的感慨和對賢君的曏往。詩中,“綠綺琴”象征著高雅的藝術,而“子期今則亡”則道出了知音難尋的哀愁。末句“願持獻重華,路阻川無梁”則抒發了作者對理想君主的渴望與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