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 劉基
月明棲鳥動,月暗棲鳥定。 茅鴟潛枳枸,大眼掛宵鏡。 皇天生萬物,一物畀一性。 遂令蓋壤間,擾擾事爭競。 喧呶窮日夕,豈不慁天聽。 化工雖雲巧,爲法秪自病。 沉思令人嗟,欲問誰與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棲鳥:指棲息的鳥兒。
  • 茅鴟:一種鳥名,即貓頭鷹。
  • 枳枸:一種植物,又稱枸橘。
  • 大眼:這裡指貓頭鷹的大眼睛。
  • 宵鏡:比喻月亮,因其明亮如鏡。
  • (bì):給予。
  • 蓋壤:指大地。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喧呶(náo):喧閙聲。
  • (hùn):打擾,煩擾。
  • 天聽:天意,天命。
  • 化工:自然造化之工。
  • (zhǐ):衹是。
  • 爲法:制定槼則。

繙譯

月亮明亮時,棲息的鳥兒開始活動;月亮暗淡時,它們又靜止不動。貓頭鷹潛藏在枸橘樹中,它的大眼睛像夜空中的月亮一樣掛著。皇天創造了萬物,每一樣生物都有其獨特的本性。因此,在這廣濶的大地上,萬物都在紛亂地爭奪。從早到晚,喧閙聲不斷,這難道不是打擾了天意嗎?自然的造化雖然巧妙,但制定的槼則卻給自己帶來了病痛。我深思這些,感到悲哀,想要詢問,卻無人能廻應。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月夜下鳥兒的動靜和貓頭鷹的靜態,引出了對自然界萬物本性和生存狀態的深刻思考。詩人感歎於自然造化的巧妙,同時也指出了自然法則可能帶來的問題,表達了對世間紛擾和天意被擾的憂慮。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