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太白觀瀑圖
憶昔李謫仙,泛舟彭湖東。
遂登廬山頂,直上香爐峯。
遙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
大聲回九地,浮光散虛空。
萬木震辟易,千崖殷鍾鏞。
清涼入肌骨,如歸廣寒宮。
賦詩留人間,至今響渢渢。
丹青極摹寫,欲代玄造功。
逸駕不可追,舉頭睇飛鴻。
倚歌無人和,引袖乘長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李謫仙:指李白,因其才華橫溢,被後人尊稱爲「謫仙人」。
- 彭湖:即彭蠡湖,今江西省鄱陽湖。
- 香爐峯:廬山的一座山峯。
- 九地:九層地下,形容聲音深沉。
- 渢渢:形容聲音悠揚。
- 玄造:指自然界的創造力。
- 睇:注視。
翻譯
回憶起往昔的李白,他曾乘舟遊於彭湖之東。隨後登上廬山之巔,直抵香爐峯。遙望那瀑布之水,彷彿從天際垂下的白色虹霓。那巨大的聲響迴盪在九層地下,浮動的光芒散佈在虛空之中。萬木爲之震撼,千崖間迴響着鍾鏞之聲。清涼之氣滲入肌膚骨髓,如同回到了廣寒宮一般。他留下的詩篇至今仍響徹人間,悠揚動聽。畫家用盡心思描繪,試圖以畫筆代替自然的創造力。然而李白的超凡脫俗之姿已無法追尋,只能擡頭注視飛翔的大雁。獨自吟唱卻無人應和,只能揮動衣袖,乘着長風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白登廬山觀瀑的壯麗景象,通過誇張和想象的手法,展現了瀑布的雄偉與清涼。詩中「自天垂白虹」、「大聲回九地」等句,生動地傳達了瀑布的氣勢與聲響。後文則表達了對李白才華的敬仰與追思,以及對其超凡脫俗之姿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劉基對李白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