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十一首

· 劉基
天狗吠樑野,七雄扇妖氛。 吳徒二十萬,剽若狼虎羣。 鼓行破棘壁,長驅似輕雲。 漢將三十六,朱旗耀天垠。 救樑不奉詔,太尉真將軍。 遂令千載下,知人稱孝文。 哀哉潼關戰,百萬徒紛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狗: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兇獸,這裡比喻兇猛的敵人。
  • :狗叫,這裡指天狗的兇猛叫聲。
  • 梁野:地名,指梁國的野外。
  • 七雄:指戰國時期的七個強國。
  • 妖氛:不祥之氣,比喻戰亂和災難。
  • :搶劫,掠奪。
  • 棘壁:地名,指棘津,古代黃河渡口之一。
  • 天垠:天邊,極遠的地方。
  • 太尉:古代官職名,這裡指周勃,漢初名將。
  • 孝文:指漢文帝,因其以孝治國而得名。
  • 潼關: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古代重要的軍事關隘。

繙譯

天狗在梁國的野外兇猛地叫著,戰國七雄煽動著戰亂的氣息。吳國的士兵二十萬,如同狼虎般兇猛掠奪。他們鼓動著前進,攻破了棘壁,長敺直入,行動迅速如輕雲。漢朝的三十六位將領,他們的紅旗在天邊閃耀。周勃將軍救梁國而不奉詔,真是儅之無愧的將軍。因此,千年之後,人們仍然稱贊漢文帝的明智。悲哀啊,潼關的那場戰鬭,百萬士兵徒勞地紛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戰爭的慘烈和將領的英勇。通過“天狗吠梁野”和“七雄扇妖氛”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戰亂的氛圍。詩中對吳國士兵和漢朝將領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漢朝將領的英勇和忠誠。最後,通過對潼關之戰的哀歎,表達了對無謂戰爭的悲憫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劉基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人文關懷。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