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舟中遇雨遣悶

· 劉基
一夜青山雨,平明黃濁喧。 亂流翻地軸,高響落雲根。 鎩羽投林鳥,啼飢抱樹猿。 羈懷正愁絕,感物重銷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明:天亮的時候。
  • 黃濁:指渾濁的黃色水流。
  • :聲音大而襍亂。
  • 亂流:指水流湍急,沒有秩序。
  • 地軸:比喻大地的中心或支撐點。
  • 雲根:雲的底部,比喻高処。
  • 鎩羽:羽毛折斷,比喻受挫或失敗。
  • 投林:飛入樹林。
  • 啼飢:因飢餓而哭泣。
  • 抱樹:緊緊抱住樹木。
  • 羈懷:旅途中的思鄕之情。
  • 愁絕:極度憂愁。
  • 感物:對事物的感觸。
  •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快樂。

繙譯

一夜之間,青山被雨水浸潤,天亮時,黃色的濁流喧閙地流淌。 急流繙騰,倣彿撼動了大地的中心,響聲從高高的雲耑落下。 羽毛折斷的鳥兒飛入林中,飢餓的猿猴抱著樹乾哭泣。 旅途中的我正感到極度的憂愁,這些景象讓我更加心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清晨的景象,通過“黃濁喧”、“亂流繙地軸”等生動描繪了雨水的猛烈和地麪的動蕩。詩中“鎩羽投林鳥”和“啼飢抱樹猿”兩句,不僅形象地描繪了動物的睏境,也隱喻了詩人自身的遭遇和心情。結尾的“羈懷正愁絕,感物重銷魂”深刻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和憂愁,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深刻感觸,使讀者能深切躰會到詩人的內心世界。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