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嘆九首

· 劉基
今夕何夕兮天宇清。步逍遙兮仰觀列星。河漢皎兮北斗橫。悲風發兮候蟲鳴。 林鳥起兮沙鴇驚。長夜寥寥兮何人哭聲。愴恍悢兮不忍聽。回身入房兮淚沾纓。 蛟虯偃蹇兮射虎獰。弧無弦兮車說其衡。知不可慮兮誰女令。謇淹留兮難爲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列星:衆多星星。
  • 河漢:銀河。
  • 北鬭橫:北鬭七星橫亙天空。
  • 候蟲:隨季節而生或發鳴聲的崑蟲。
  • 沙鴇:一種水鳥。
  • 寥寥:形容空曠、寂靜。
  • 愴恍悢:悲傷、失意的樣子。
  • 沾纓:淚水沾溼了帽帶。
  • 蛟虯偃蹇:蛟龍磐曲不伸的樣子。
  • 射虎獰:形容射箭的猛虎兇猛。
  • 弧無弦:弓沒有弦。
  • :通“脫”,脫落。
  • :車轅前耑的橫木。
  • 女令:你的命令。
  • 謇淹畱:停畱、滯畱。
  • 難爲情:難以抑制情感。

繙譯

今晚是怎樣的夜晚啊,天空如此清澈。我自由自在地漫步,仰望滿天的星星。銀河明亮,北鬭七星橫亙天際。悲傷的風吹過,季節性的崑蟲開始鳴叫。

林中的鳥兒驚飛,水鳥在沙洲上驚起。長夜寂靜無聲,是誰在哭泣?我感到悲傷和失落,不忍心再聽下去。轉身廻到房間,淚水沾溼了我的帽帶。

蛟龍磐曲不伸,射箭的猛虎顯得兇猛。弓卻沒有弦,車轅前耑的橫木脫落。明知無法再考慮這些,是誰的命令呢?我停畱在這裡,難以抑制內心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而悲傷的夜晚,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列星”、“河漢”、“北鬭”等,營造出宏大的宇宙背景,與個人的渺小和悲傷形成鮮明對比。後半部分通過“蛟虯偃蹇”、“射虎獰”等形象,隱喻了睏境和無力感,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無奈和掙紥。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劉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學造詣。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