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雲

· 劉基
西風吹楚甸,四山淨綠,萬籟起秋聲。捲簾當晚霽,倚遍闌干,慘惻望鄉情。柴桑舊菊,爲誰猶擢金。愁他一江流水,袞袞向東傾。 悽清,天邊孤雁,甚處飛來,到中庭落影。雲路遙、歸程難計,離恨空縈。斜陽冉冉低喬木,但暝色、搖動檐楹。還又見、花間露滴瑤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甸:指楚地的郊野。
  • 萬籟:各種自然界的聲音。
  • 慘惻:悲傷。
  •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這裏指故鄉。
  • 擢金:指菊花盛開,金黃色。
  • 袞袞:連續不斷地流動。
  • 悽清:形容景色淒涼而清冷。
  • 暝色:暮色。
  • 檐楹:屋檐和柱子。
  • 瑤瓊:美玉,這裏比喻露珠。

翻譯

西風吹過楚地的郊野,四周山巒綠意盎然,萬籟俱寂中響起了秋天的聲音。傍晚時分,天空放晴,我捲起簾子,倚着欄杆,心中充滿了悲傷的思鄉之情。故鄉柴桑的菊花,不知爲誰而依舊盛開,金黃色一片。我憂愁地看着那江水,不停地向東流去。

淒涼而清冷,天邊的孤雁,不知從何處飛來,落在中庭,影子映在地上。雲路遙遠,歸程難以計算,離別的愁恨縈繞心頭。斜陽緩緩地沉沒在喬木之下,暮色開始搖曳在屋檐和柱子之間。又見花間露珠滴落,如同瑤瓊般晶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傍晚的景色,通過「西風」、「秋聲」、「孤雁」等意象,傳達出深沉的思鄉之情和離別的愁緒。詩中「柴桑舊菊」與「一江流水」形成對比,前者象徵着對故鄉的懷念,後者則表達了時光流逝的無奈。末句以「花間露滴瑤瓊」作結,既增添了詩意,又映襯出內心的孤寂與淒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離別之苦的深刻體驗。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