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五首

· 劉璉
山中有一鬼,跳蹺唯短足。 薜蘿充衣裳,橡慄代饘粥。 巖崖結重陰,暘光不能燭。 春花晝掩靄,澗水秋濆薄。 矧茲入林墟,慕此雞與鶩。 嘯樑兒童驚,發藏婦嫗哭。 上天赫有威,民怒曷可拗。 胡不安厥愛,藏形以自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跳蹺(tiào qiāo):形容行走時腳步輕快。
  • 薜蘿(bì luó):一種植物,常用來形容隱士的服飾。
  • 饘粥(zhān zhōu):稀飯。
  • 暘光(yáng guāng):陽光。
  • 濆薄(fén báo):水流沖擊的聲音。
  • (shěn):何況。
  • 歗梁:指在屋梁上歗叫。
  • 發藏:指頭發散亂。
  • 曷可拗(hé kě ào):怎麽能夠違抗。
  • 厥愛:其愛,指鬼的愛。
  • 自玉:自珍,自愛。

繙譯

山中有一鬼,行走輕快但足短。以薜蘿爲衣,橡慄代替稀飯。巖崖下結成重隂,陽光無法照入。春花在白晝掩映,澗水鞦日沖擊聲薄。何況進入這林間廢墟,羨慕這裡的雞和鴨。在屋梁上歗叫使兒童驚恐,頭發散亂使婦嫗哭泣。上天威嚴顯赫,民怒怎能違抗。爲何不安於自己的愛,藏形以自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山中鬼的形象,通過對其生活環境和行爲的描寫,展現了其與世隔絕的孤寂和無奈。詩中“薜蘿充衣裳,橡慄代饘粥”等句,生動地描繪了鬼的簡樸生活,而“歗梁兒童驚,發藏婦嫗哭”則反映了鬼對人間的影響。結尾処對鬼的勸誡,表達了對其自愛自珍的期望,同時也透露出對世間紛擾的無奈和超脫。

劉璉

劉璉

明浙江青田人,字孟藻。劉基子。洪武十年授考功監丞,試監察御史,出爲江西布政司右參政。爲胡惟庸黨所脅,墜井死,一說中毒死。工詩,著作多散佚,遺詩有《自怡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