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武陵溪:此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故事,借指愛人在遠方。
歸夢:指遠遊人惦念家裏的魂夢。
序
此寫離情,卻別深懷抱。「兩行疎柳,一絲殘照,數點鴉棲」三句寫出秋天蕭索肅殺的意境。過片轉以虛筆寫,「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傷心語而以平常語出之,便饒回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殘照:傍晚西斜的陽光。
- 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這裏用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的典故,借指所愛的女子居住之地。
- 幽閨:深閨,指女子的臥室。
翻譯
小樓西邊,芳草長得極爲茂盛,天空中烏雲密佈,連大雁的叫聲都顯得低沉。幾行稀稀落落的柳樹,一抹即將消逝的夕陽,還有幾隻烏鴉棲息在枝頭。春天時那片碧綠的樹林,到了秋天彷彿又重新披上綠裝,而我思念的人卻在那武陵溪邊。那無情的明月,還有那飽含深情的歸鄉之夢,一同來到她那幽靜的深閨之中。
賞析
這首《眼兒媚·秋思》描繪出一幅悽美悲涼的秋日圖景,抒發了詞人無盡的相思之情。上闋通過「萋萋芳草」「雲壓雁聲低」「疏柳」「殘照」「鴉棲」等多個具有秋思特色的意象,營造出壓抑、冷清、孤寂的氛圍,奠定了全詞傷感的基調 ,也隱隱透露出詞人內心的惆悵。下闋「春山碧樹秋重綠」一句看似打破了季節常規,實則是詞人相思至極,在想象中賦予秋景春天的生機。「人在武陵溪」點明思念的人遠在他方 。結尾以「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將明月的無情與人的有情形成鮮明對比,通過歸夢的牽引將自己的思念寄託到愛人的閨幃之中,將詞人那種刻骨銘心的眷戀與思念之情推向極致,餘韻悠長,讓人感同身受他的深情。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