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項王歌

· 虞姬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拼音

譯文

漢軍已經佔領我楚軍陣地,漢軍軍營傳來的楚歌歌聲四面繚繞。 大王您的霸王氣概都已不復存在(準備血戰而死),我還有什麼理由拋棄您而獨自苟且偷生呢。

注釋

和(hè)項王歌:項王指項羽,此歌爲虞姬應和項羽《垓下歌》所作。 略:侵佔,強取。 四方楚歌:即四面楚歌,項羽被困垓下,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 大(dài)王:同指項羽。 意氣:指英雄氣概。 聊:又作“樂”,言不願生爲。

《和項王歌》又名《和垓下歌》,相傳爲西楚虞姬所作,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加以引錄,始流傳至今。

賞析

開頭兩句“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表現出當時戰情危殆,形勢緊迫,步步進逼的漢兵與聲聲淒涼的楚歌已經使楚軍到了瓦解邊緣,但她仍對眼下發生的一切變化感到困惑不解。 在這種心態下,項羽的《垓下歌》便成了她最好的安慰,最樂意接受的解釋。堅貞的愛情,不僅驅逐了死亡的恐懼,且將人生的千種煩惱,萬重愁緒都淨化了,從而使她唱出了最爲震撼人心的詩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拔山蓋世的氣概與失敗的結局是不和諧的,但英雄美人誓不相負的堅貞愛情是和諧的。 在生死存亡的總崩潰的關鍵時刻,虞姬的這支歌,對項羽來說,不是死的哀鳴,而是生的激勵。項羽處此一籌莫展之際,雖然痛感失敗已不可避免,一生霸業轉瞬將盡,但這猶可置而不論;而禍及自己心愛之人,則於心何忍!虞姬深悉項羽此種用心,故以誓同生死爲言,直以一片晶瑩無瑕的情意奉獻,其意蓋欲激勵項羽絕棄顧累,專其心志,一奮神威而作求生之最後努力。
虞姬

虞姬

秦末人。項羽姬。羽被漢兵圍於垓下,軍少糧盡,起飲帳中,悲歌慷慨,姬起而和之。相傳其詞爲:“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遂自殺。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