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 鄺露
長城萬餘裏,宮闕入浮雲。 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 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 斷尾掉泥塗,無爲豢犧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飂(liù)風:西風,秋風。 羲和:古代神話中爲太陽駕車的神,這裏指太陽。 頹光:落日的光輝。 蕭辰:秋季。 豢(huàn):餵養。

翻譯

長城綿延萬里,宮殿高聳入雲。 秋風吹趕着大雁,榆樹變黃樹葉凋零。 太陽沒有停止運行的軌跡,落日的光輝使蕭瑟的秋季更加慘淡。 (如同)斷尾後掉落泥塗的(動物),不願作爲被餵養的祭品。

賞析

這首詩意境蒼涼,通過描繪長城、宮闕、秋風、秋雁、落葉以及落日等景象,營造出一種蕭瑟、悲涼的氛圍。詩中提到長城的雄偉和宮闕的高大,與自然景象的變化形成對比,凸顯出世事的無常。秋風驅趕着秋雁,榆樹變黃樹葉墜落,表現出秋天的蕭瑟和生命的凋零。太陽不停運行,落日的光輝讓秋季更加悽慘,暗示着時光的無情流逝。最後兩句以「斷尾掉泥塗」的形象,表達了不願被束縛、不願成爲犧牲品的意願,可能反映了詩人對某種處境的不滿或對自由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

鄺露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諸生。歷遊廣西、江蘇、浙江間,在桂遍歷諸土司轄地,悉知其山川風土。唐王立於福州,官中書舍人。永曆中,以薦入翰林。清兵破廣州,抱古琴絕食死。工詩善書,有《赤雅》、《嶠雅》等。 ► 267篇诗文